金国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学习体会
发布人:朱跃  发布时间:2020-12-17   动态浏览次数:3346

11月21-12月2日,党委组织部、党校举办了《上海师范大学党校处级干部专题研讨班》,其中一个专题就是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同时,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对《总体方案》分组进行了研讨。我个人有如下体会:

要不断深刻领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改革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实施等的具体要求和深刻内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以五类主题为抓手,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等。

第一,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办学质量。教育评价改革是对教师、学生、学科、学院、学校等的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的系统性改革,也是对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评价机制的改革。改革是为了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科学的质量体系,最终目的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第二,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要求是遵循办学规律。教育评价改革是要改变那些违背规律的思路和做法,使学校工作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学科建设规律、科学研究规律、办学治校规律等各方面规律,同时要在事物矛盾运动中把握规律,处理好教和学、教学和科研、数量和质量、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办学中的一系列矛盾。

第三,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群众路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师生发展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也在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总体要求,在助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同时,不断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我们的贡献。

  大学继续教育作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窗口,是高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形式。新时代,大学继续教育需要加快转型发展,真正把握社会的需要,发挥大学在知识创造、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知识传播、文化普及等方面优势,通过扩展大学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职能,强化大学继续教育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助推学习型社会构建。

  这里我觉得特别要坚持“三性并重”,不断凸显大学继续教育的延展性、社会性、应用性的特点,从重数量规模向注重学生质量转变、向质量转型。首先,坚持“延展性”,从终身学习的视角,继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一体的、整合的,两者共同构成终身教育知识体系;从学习者视角,只有坚持教学内容的延续、衔接性,才能保障学习者个体构建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坚持“社会性”,紧扣社会需求,转变办学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课程与职业、教学与生产联系,形成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共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模式。三是坚持“应用性”,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亟需。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重在学深学透、落细落实。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聚焦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抓好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和环境创优;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开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他说:“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 我国有51万多所学校、2.7亿在校学生、1600多万名教师,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发展还不平衡,群众的教育需求差异很大。我觉得特别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深远意义。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并从六个方面对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党的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素质教育实施以来,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使素质教育具体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同时,我们要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作为政治原则。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我们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结合我们的具体工作,我特别关注习近平教育论述中对终身学习理念的论述。前一阵看到一篇专家文章,强调了加强终身学习需要厘清和明确“六个重要关系”。即:①终身学习是支持继续教育的核心理念;②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的各级各类教育相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支撑学习型社会的“四粱八柱”,是教育现代化的主体结构;③“终身学习”与“立徳树人”是贯穿终身教育体系纵向与横向的两条主线,由此能够使支撑国家教育现代化大业的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④基于服务对象的广博和重要性,继续教育应该在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半壁江山”的分量;⑤学习型社会由学习型组织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乡村等构成;⑥由终身教育体系支撑的学习型社会凭借各类普通学校教育进而凭借继续教育能够使“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进一步“接地气”,从而将《报告》关于“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目标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做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努力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最终目标。



版权所有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