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顺: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厉行节约干实事

发布者:杨芮发布时间:2025-05-29浏览次数:25

根据学院党总支的要求,我逐章逐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第六章和第七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做好学习笔记。

第六章我认为主要是抓住“关键少数”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事都是这样的,上行下效,上率下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所恶、下必不为,上面松一寸、下面松一尺。领导干部带好头是无声的示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在严于律己上必须坚持最高标准,要求全党做到的要率先做到,要求全党不做的要坚决不做。领导干部带头,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全面的而不是有选择的、一以贯之的而不可虎头蛇尾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管好自身,还要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管好主管分管领域风气,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自觉接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坚持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带好头、尽好责。

第七章核心是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坚决斩断“前腐后继”的代际传递。无数案例证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才能克服“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不正常状况,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工作中特别要注意“蝇贪蚁腐”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和查处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

另外,我也学习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是时隔12年后,党中央对这一重磅条例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条例》,新增了不少内容,这些内容表述朴实化、生活化,都是广大民众时常关心关注的事关民生发展的细节。这也是新《条例》的一大亮点,以最直白的话语让民众读得懂党内法规,也以最简洁的表述让民众体会到党厉行勤俭节约、抓好作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分门别类详细规定了公务行为的方方面面,结合了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具有重要意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新闻传来,无不令人振奋。总书记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为一名工作在上海,生活在上海的党员,感到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身处教育行业,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科技和人才离不开教育,我觉得需要将讲话精神落实到本职岗位,不断学习提升,特别是把握新产业发展的机遇,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添砖加瓦。

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用“规矩”和“机遇”两个词来总结,一方面是长期坚持的铁律,一方面是蓬勃发展的未来。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应当时刻将党纪国法刻在心中,无论何时何地,在哪个岗位,都要明确区分和一丝不苟地处理“公”和“私”的问题,厉行节约干实事,小到双面打印、非必要不彩打,出行使用公交卡,会议席卡换成纸质版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再小的细节也要考虑到位,同时学习把握新的时代机遇,为继续教育事业新的发展贡献力量。